生物负离子进入人体的途径

2021-12-30

        现认为主要有两种机制: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射,以下是:

       (1)神经反射机制:呼吸道粘膜上广泛分布有许多神经末梢,生物负离子进入呼吸道后,经机械刺激或电荷刺激,引起神经兴奋,脉冲传至中心后,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神经反射产生生理效应。

       (2)体液作用机制:空气离子进入肺泡内部,它与体液系统有三种联系:

       1透过:已证实,肺泡上皮细胞的空隙比空气离子的直径大一倍,并且可以通过肺泡上皮细胞间的空隙,将空气离子直接送到循环中;并且通过自身的电荷影响血胶体及各种细胞的电代谢。

       2吸附:由上皮细胞吸附的空气中的负离子,只在不经细胞间隙释放出电荷,经肺泡上皮细胞重新进入血液中。

       3、感应:空气离子本身并不需要进入肺循环,也不需要把电荷交出来,藉由静电感应作用,隔开肺泡上皮细胞对肺毛细血管内血液的电性产生影响。上面提到的三个方法,无论是哪一种,最终结果都会影响到血液的电特性,而这些血液改变电性质,又从肺循环进入。周而复始,周身各部位的毛细管内皮与组织细胞之间,又能以三种方式,即透过、吸附、感应等途径,使电荷作用于组织细胞。整个电学代谢过程是:肺一体液一组织。

生物负离子进入人体的途径(图1)


        生物体负离子进入人体的途径:从人的呼吸系统解剖学上了解到,从鼻孔经气管,支气管到肺泡,管径逐渐减小,直至通气功能的最大。末段细支气管,管径只有1毫米左右,再往下是换气功能的地方,也就是终末支气管、1-3级呼吸性支气管、肺泡,直径小到0.1~0.6mm,因此,可吸入肺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微粒极其微小,否则就会被沿途近20个分叉的支气管和愈来愈细的管壁所吸附,而超细的微粒,虽然如此。由于肺泡会吸入,但是由于太轻,在呼气重的时候,很容易被吸入。TovellSegal等研究确定了影响呼吸道各个部分的颗粒大小,他们认为这些颗粒直径超过40微米。其中,百分之百的人留在呼吸系统中,直径小于1微米的,约有一半吸入肺泡腔后再呼出。生命负离子是即使是最大的超重离体,也是非常小的质点。子状物的直径只有5.4x10-6/cm(0.054μm),因此极容易被吸入肺泡内,但与呼气时又容易被呼出。所以最适合进行离子化空气治疗。最好做慢呼吸动作,在深吸一口气之后,再屏息一次,这样更多的离子就会停留在肺泡膜壁上。

生物负离子进入人体的途径(图2)


近期文章